焦裕祿(1922年8月16日~1964年5月14日), 男,漢族, 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,原蘭考縣委書記,干部楷模,中國共產(chǎn)黨革命烈士。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"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"的精神,被后人稱之為"焦裕祿精神"。
2009年9月10日,在中央宣傳部、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(lián)合組織的評選活動中,焦裕祿被評為"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"。 2019年9月25日,焦裕祿獲"最美奮斗者"個人稱號。
一、嚴于律己
焦裕祿說:"新干部不參加勞動,就不能明確樹立階級觀點、群眾觀點;老干部長期不參加勞動思想就要起變化,要變顏色"。
焦裕祿身體力行,無論工作多忙,總是堅持參加集體生產(chǎn)勞動,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。他經(jīng)常開襟解懷,卷起褲腿和群眾一起干活,群眾身上有多少泥,他身上就有多少泥。他經(jīng)常和群眾一起翻地、封沙丘、種泡桐、挖河渠……,就在縣委決定他住院治療的前幾天,他還揮舞鐵掀在紅廟公社葡萄架大隊,和群眾一起勞動。因此,他經(jīng)常要求下鄉(xiāng)的干部一要帶毛主席著作,二要帶勞動工具和行李。
二、嚴管子女
焦裕祿還經(jīng)常教育子女做臟活,到最困難的地方去,穿衣要樸素,生活要節(jié)儉。有一次,焦裕祿發(fā)現(xiàn)大兒子去看戲,問道:"戲票哪來的?"孩子說:"收票叔叔向我要票,我說沒有。叔叔問我是誰?我說焦書記是我爸爸,收票叔叔沒有收票就讓我進去了"。焦裕祿聽了非常生氣,當即把一家人叫來"訓"了一頓,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(shù)送給戲院。
三、不搞特殊
焦裕祿專門起草了一個《干部十不準》的文件,規(guī)定任何干部不準特殊化。這個"十不準"的通知,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。說它平常,是因為《通知》所規(guī)定的每一條,都是每個共產(chǎn)黨員、革命干部時刻應該想到的,做到的起碼準則;說它不平常,是因為《通知》所規(guī)定的每一條準則,都閃耀著共產(chǎn)主義的思想光輝,都是對特權(quán)思想的有力批判。焦裕祿把職位看作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,把職權(quán)看作是受人民的委托,為革命掌權(quán)。這是一個共產(chǎn)黨員無私的崇高革命精神的表現(xiàn)。
四、艱苦樸素
焦裕祿始終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,他長期有病,家里人口又多,生活比較困難,可是他堅決拒絕給他救濟。他說:"蘭考,是個重災縣,人民的生產(chǎn)、生活都很困難,我們應該首先想到他們。要把這些錢用到改變蘭考面貌的偉大事業(yè)上去,用到改善蘭考人民的生活上去"。
焦裕祿的辦公桌、文件柜都是原蘭封縣委初建時買的,有不少地方破損。當時有人勸焦裕祿同志換個新的,他沒有采納這個建議,而且修了修,照樣使用。他用過的一條被子上有42個補丁,褥子上有36個補丁,同志們勸他換床新的。他說:"我的被子破了,是需更換新的,但應該看到,災區(qū)的群眾比我更需要。其實,我這就很好,比我要飯時披著麻包片,住在房檐底下避雪強多啦,焦裕祿的衣、帽、鞋、襪都是拆洗很多次,補了又補,縫了又縫的,雖然破舊得很厲害,但是焦裕祿同志總是舍不得換。他的愛人徐俊雅同志最后生氣了,不給他補,他就自己動手補。
一次,有位干部提出要裝潢一下領(lǐng)導干部的辦公室,焦裕祿同志嚴肅地說:"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嗎?蘭考的災區(qū)面貌還沒有改變,群眾生活還有困難,富麗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,就是連想也很危險"。
五、關(guān)心群眾
有一天,焦裕祿冒著風雪,忍著劇烈的肝痛,一連走訪了九個村子,訪問了幾十戶群眾。但是,卻沒烤群眾一把火,沒喝群眾一口水。他來到梁孫莊梁俊才的家里,老大爺臥床不起,老大娘雙目失明。老大爺問:"你是誰呀?大雪天來干啥?"焦裕祿同志說:"我是您的兒子,毛主席叫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。"老大爺感動得熱淚盈眶,說:"解放前,大雪封門,地主逼租,攆得我串人家的房檐,住人家的牛屋。還是黨好,社會主義好。"
六、刻苦學習
1954年8月,金礦公路剛剛通車,廠黨委決定焦裕祿和一部分轉(zhuǎn)業(yè)干部,到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學習。當時,個別干部因家庭有困難,怕學習堅持不下去。在焦裕祿的帶動下,強調(diào)家庭有困難的同志也都到哈爾濱考工業(yè)大學去了。他們在哈爾濱復習課程時,刻苦鉆研工業(yè)管理知識,為由外行變?yōu)閮?nèi)行奠定了理論知識的基礎(chǔ)。
焦裕祿凡是同管理業(yè)務有關(guān)的問題,他都刨根問底。有時為弄清某個零件的加工過程,他一連跑幾個車間。為了早日掌握工業(yè)管理知識,他一面跟調(diào)度員學調(diào)度,一面跟計劃員學安排生產(chǎn)計劃。一次,他要求計劃員讓他自己安排一次計劃試試。計劃員覺著焦裕祿實習才幾個月,不可能編好計劃。焦裕祿看他有點猶豫,便用商量的口吻說:"你在一邊看著,我安排錯了,你馬上糾正。"計劃員無法拒絕,只好讓他試試。結(jié)果,焦裕祿竟很快就把計劃編排好了,而且編排的既周密準確,又切合實際。
七、工作認真
1953年7月,焦裕祿被調(diào)到洛陽礦山機器廠,廠里要搶修一條由金谷園車站直達建廠的金礦公路。任務重、時間緊,新組合的班子和調(diào)來的干部都沒有修過橋和路,產(chǎn)生了畏難情緒,為了加快工程進度,焦裕祿吃住在工地,認真幫助解決工程中出現(xiàn)的困難和問題,督促施工進展,檢查工程質(zhì)量。
1959年春,洛陽礦山機器廠全面投產(chǎn),焦裕祿又任廠里的調(diào)度科長,擔負起全廠的生產(chǎn)調(diào)度任務。他工作起來細致、踏實,經(jīng)常深入車間了解情況,幫助車間解決困難和問題。在他隨身攜帶的兜兜里,經(jīng)常裝著好幾種工作手冊,分門別類,記載著各車間的情況。從生產(chǎn)任務,設(shè)備條件,勞動力量,以致哪個工人有什么思想問題,家庭困難等等,他都記得清清楚楚,了如指掌。工人們說:"焦科長不僅諳熟業(yè)務,還善于抓政治,抓人的思想,跟著他再重再難的任務,我們都樂于接受"。
八、精通管理
1956年7月至10月,《起重機廠報》連續(xù)發(fā)表了題為《減速機工段黨小組是怎樣保證完成計劃的》《對工段長工作方法的幾點體會》《談談前方競賽中的問題和意見》等焦裕祿同志的署名文章。11月11日,《起重機廠報》登載了"機械車間被評為前后方競賽優(yōu)秀單位"的消息,并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焦裕祿寫的《機械車間三季度競賽總結(jié)》。12月,焦裕祿為車間基層干部總結(jié)了十條工作經(jīng)驗。廠黨委采納了這十條經(jīng)驗,改進了管理方法,調(diào)整了生產(chǎn)。
1956年底,焦裕祿同志滿載學習成果,回到洛陽礦山機器廠,擔任一金工車間主任,帶領(lǐng)職工投入了緊張的設(shè)備安裝工作。1958年底,因為生產(chǎn)成績顯著,一金工車間被評為全廠的紅旗車間。
九、抗爭病魔
1964年春,焦裕祿的肝病越來越重。醫(yī)生們開出最后診斷書,上面寫道:"肝癌后期,皮下擴散"。送他去看病的趙文選,心里非常焦急,懇切的向醫(yī)生說:"醫(yī)生,請你把他治好,俺蘭考人民需要他,需要他呀!"5月初,焦裕祿同志的肝病更加嚴重。護士噙著眼淚給他注射止疼針,他感到自己的病已無法治療,便搖搖手說:"我不需要了,省下來留給別的階級兄弟吧!"
縣里的同志和蘭考的群眾代表前來看他,他不談自己的病,首先問縣里的工作、生產(chǎn)情況。問張莊的沙丘封住了沒有?趙垛樓的莊稼淹了沒有?秦寨鹽堿地上的麥子長得咋樣?老韓陵的泡桐樹栽了多少?他還囑咐同志們:"回去對縣委的同志們說,叫他們把我沒有寫完的那篇文章寫完;還有,把秦寨鹽堿地上的麥穗拿一把來,讓我看看"。
他的大女兒到醫(yī)院里去看他,他深情地說:"小梅,你參加革命工作了,爸爸沒有什么送給你,家里的那套《毛澤東選集》,就作為送你的禮物吧。那里面,毛主席會告訴你怎么做人,怎么工作,怎么生活......"。省、地、縣各級領(lǐng)導同志來看望他。這時,焦裕祿已經(jīng)病危,他用盡全力斷斷續(xù)續(xù)地說:"我......沒有......完成......黨交給我的......任務.......沒有實現(xiàn)蘭考人民的要求......心里感到很難過......我死了不要多花錢......省下來錢支援災區(qū)建設(shè)......我只有一個要求......請組織上把我運回蘭考......埋在沙丘上......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......死了也要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"。
十、人物逝世
1964年5月14日,焦裕祿同志病逝。他逝世后,人們在他病床的枕下發(fā)現(xiàn)兩本書:一本是《毛澤東選集》,一本是《論共產(chǎn)黨員修養(yǎng)》。焦書記下葬那天,四面八方的鄉(xiāng)親們都來圍觀,就在將要入土的時候,人們喊了起來:不要埋焦書記!為了讓后面的人能見焦書記最后一面,還有的人爬到焦書記的棺材上阻止掩埋,直到后來的所有人都見到了焦書記最后一面,才將其下葬。
資料來源:360百科https://baike.so.com/doc/5330741-24851308.html。